我们的日常饮食中,常见食物如苦瓜、百合等,饮料如苦丁、菊花等,这些苦味的东西,人们的本能是排斥的。
茶根本的味道也属于苦味的。
因为茶多酚是茶叶的核心物质,尽管茶叶中含氨基酸等鲜甜味物质,但核心还属于苦味的。
这个苦味的饮品,如果说人们一开始就喜欢,纯粹是假话,懵懂的小孩,可以用一点茶水试一试,他绝对是拒绝的。
青少年为什么喜欢可口可乐而不喜欢茶,也是这个道理。
在茶没有成为饮茶习俗之前,人们本能是拒绝的,如边疆少数民族饮茶,会加奶、加糖烹煮,如西亚、北非饮茶会加薄荷、香料、糖等调饮,本质上是不能接受其苦。
那为什么中国人能忍受茶的苦味呢?
中医药里讲苦入心,能泻火、燥湿等,人们在食用苦味的食物和饮料时,可能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某种功效,实现清热解毒或者其他需求,尽管是苦的,但乐于接受,长期以后形成习惯。
中国人长期受道家影响,茶是作为道教的服食饵药逐步被更多人群接受:
从一开始的与其他药材配伍成为方剂,到唐代陆羽倡导在茶汤里只放上盐巴调味,直至宋代徽宗以后,茶才实现清饮。
这也说明直至此时,整个社会饮茶风俗才稳定下来,对于茶的苦味已经逐步普遍接受,真正成为一种嗜好品。
再到明代利用炒青大面积取代蒸青,茶的香味在一定程度上遮掩掉茶的苦味,使茶更易于平常人接受。另外现代制茶技术,绿茶的摊凉,乌龙茶的摇青等技术的运用,在某种程度上都减少了茶的苦味,让人更易于接受。
综合来看,茶确实是苦的,但由于其某种功能性,人们愿意接受他;
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,制茶技术的发展,改善了其苦味;
另外茶的氨基酸等物质,在苦味之后确实能化开,逐步回甘,给人味觉和精神的愉悦;
人们在利用茶的过程中,逐步形成了味觉依赖和习惯,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嗜好品,苦已经不是问题。
昆明最大的茶城——康乐茶文化城举办瑜伽茶道专场表演。本次表演是公司开业庆典的一部分。六名瑜加小姐用精湛的表演诠释了瑜伽茶道的意义。茶道会由瑜伽茶道始创人石鉴先生亲自主持。 瑜伽茶道由著名瑜伽学者石鉴月先生首创。瑜伽起源于印度,茶道起源于中国...
近日,在广州一些西式的高级茶饮也慢慢出现在消费者身边,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茶文化。除了在一些精品店可以见到零散的一罐罐的西式茶叶出售外,近日,一些西式茶馆也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。一家名为“H-TEA-O”的西茶馆以西方茶文化为主题,淡绿色的墙壁、...
“柴爿响声大,茶水香油糯,阿婆阿婶闲话多。”商榻镇上,住在一条街上的八个老婆婆来到金兰宝婆婆家吃茶。茶水不断添,茶点就是自家腌的咸菜萝卜干,小屋里还不停地传出“哈哈”的笑声。传统已有700年岁月悠悠,转眼间商榻的婆婆们喝“阿婆茶”已有整整7...
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(茶、咖啡、可可)之一,但各国饮茶的习俗却不尽相同,各有妙处。泰国人喝冰茶 泰国人饮茶的习惯很奇特,他们常常在一杯热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块,这样茶很快就冰凉了。在气候炎热的泰国,饮用此茶使人倍感凉快、舒适。埃及人喝甜茶 ...
如今,爱品茶的人是越来越多;以茶会友的人,也越来越多,但却不容易喝到好茶了。不管上哪家酒楼,餐前的上茶,是档次的象征,是礼仪的必须,自然不该小觑。然而,不管你要了怎么样高贵怎么样豪气的茶水,总不见服务小姐将它们泡好斟上。不管是放入普洱、碧螺...
普洱现在吵得热火朝天很多人看到或听说普洱茶的种种好处,急欲更进一步了解此物,品味真正“陈香”茶的味道。看他们迫切又认真的样子,不由想起原来西安城普洱茶乏人问津,多数人对它认知仅止于一沱沱、黑乎乎、熬着喝、有点苦、能解腻,而西安人初尝此茶多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