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农耕区与放牧区的交汇处,西安的饮食习惯有自己的特点。
过去,城区内殷实人家多喝砖茶,西安人叫“壶茶”。顾名思义,用壶熬煎的茶。
生一个带炉盘的煤炉,将炉盘擦的亮亮的,炉上坐一把大肚子搪瓷壶,将砖茶掰碎,放入壶中,加入清水煮,煮好后,倒入白瓷杯饮之,再续水。
一天到晚,煮个不停,茶味淡了,就倒了再换茶。
天冷了,最有趣味,屋外下着大雪,屋里围坐在炉旁,听着茶壶响,喝着热腾腾的茶,拉着闲话。
同时将水晶饼打开放在炉盘上,烤得软软的,就着茶水喝,十分惬意。
这是老西安人最幸福的日子了。
城内文明人家,则喝盖碗茶,大多是绿茶,本省安康、汉中产有绿茶,物美价廉。
大多数西安人喝茶以花茶为主,喜欢那种香味。
喝花茶,在买茶时又要挑茶叶既香却又看不到花瓣的。花茶大多为江浙闽一带所产的茉莉花茶。
老西安人喜好砖茶是因为多食牛羊肉,借茶消食。
西安冬季长,人身体中冬天寒邪积蓄得多,喝花茶,可促进体内阳气生发,令人神清气爽,另外西安水咸,碱性大,喝花茶可减低水的不适感。
现在,西安人喝茶与以前大不一样了。
首先,水的问题解决了,自来水通到各家,水质良好,偏软;
再者,饮食结构变化,肉类食用减少,砖茶也很少有人喝了;
第三,生活水平提高,普通百姓也可品尝高档茶了。
西安人由以前的砖茶、花茶转为喝铁观音、喝金骏眉、大红袍、普洱、福鼎白茶等,学着品味淡茶,喝好茶。
用盖碗泡的工夫茶渐渐出现在大小企业的招待区,老百姓家里也喜欢整一套茶盘茶具,用小品杯代替之前的茶缸,学着小口品茶。
有些人茶余饭后,棋牌上桌,休憩消遣。
甚至有另一些人喝茶是为了清雅静心,追求纯粹地品味。茶之道,也越来越包容、广博了。
西安人爱茶,因为茶里有时光更迭的味道。
别忘了,西安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。
近几年,陕西茶产业巧打“文化牌”,借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新市场,电视剧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的热播,更是在全国引发“泾阳茯茶”热。
昆明最大的茶城——康乐茶文化城举办瑜伽茶道专场表演。本次表演是公司开业庆典的一部分。六名瑜加小姐用精湛的表演诠释了瑜伽茶道的意义。茶道会由瑜伽茶道始创人石鉴先生亲自主持。 瑜伽茶道由著名瑜伽学者石鉴月先生首创。瑜伽起源于印度,茶道起源于中国...
近日,在广州一些西式的高级茶饮也慢慢出现在消费者身边,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茶文化。除了在一些精品店可以见到零散的一罐罐的西式茶叶出售外,近日,一些西式茶馆也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。一家名为“H-TEA-O”的西茶馆以西方茶文化为主题,淡绿色的墙壁、...
“柴爿响声大,茶水香油糯,阿婆阿婶闲话多。”商榻镇上,住在一条街上的八个老婆婆来到金兰宝婆婆家吃茶。茶水不断添,茶点就是自家腌的咸菜萝卜干,小屋里还不停地传出“哈哈”的笑声。传统已有700年岁月悠悠,转眼间商榻的婆婆们喝“阿婆茶”已有整整7...
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(茶、咖啡、可可)之一,但各国饮茶的习俗却不尽相同,各有妙处。泰国人喝冰茶 泰国人饮茶的习惯很奇特,他们常常在一杯热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块,这样茶很快就冰凉了。在气候炎热的泰国,饮用此茶使人倍感凉快、舒适。埃及人喝甜茶 ...
如今,爱品茶的人是越来越多;以茶会友的人,也越来越多,但却不容易喝到好茶了。不管上哪家酒楼,餐前的上茶,是档次的象征,是礼仪的必须,自然不该小觑。然而,不管你要了怎么样高贵怎么样豪气的茶水,总不见服务小姐将它们泡好斟上。不管是放入普洱、碧螺...
普洱现在吵得热火朝天很多人看到或听说普洱茶的种种好处,急欲更进一步了解此物,品味真正“陈香”茶的味道。看他们迫切又认真的样子,不由想起原来西安城普洱茶乏人问津,多数人对它认知仅止于一沱沱、黑乎乎、熬着喝、有点苦、能解腻,而西安人初尝此茶多是...